世界龍魚跟著中國的眼光在走?這一點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發布日期:2022-08-10
編輯:CIPS官網
查看次數: 18

水族器材作為一個從超小眾市場逐漸破圈的品類,不斷的會面對一些“新”問題。
例如,水族器材是一個全球化程度很高的品類,那么如何面對國內外消費者的差異去制定產品策略,營銷策略;如果自己本身不是水族的用戶,那么該如何去洞察水族受眾的需求?同時,國內的水族已跑出不少標桿廠商和品牌,他們踩過坑的經驗和教訓也許可以給到一定的啟發。關于做產品的方法論一直以來都有各種流派。拿互聯網行業舉例,有古典派和增長派。古典派對經驗和主觀意識的依賴程度較高,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最懂用戶需求和產品的人,才能做好產品這個事。增長派則更推崇靠科學方法和數據進行不斷測試,獲得增長的結果。你不需要對用戶需求反復的琢磨,只要依據AB測試的結果反復迭代即可,像個冰冷的機器。在水族器材這個品類,也許古典派的產品方法論會更為適合。馬印科技(水族器材品牌)的洪悅誠在提到產品方法論的時候,第一個脫口而出的詞是以人為本。“馬印在做產品時更多的是站在用戶的角度去出發,因為我們整個馬印的團隊以前都是養魚愛好者,后來變成水族的從業者,所以我們對產品的定義更加的會符合現在這些消費者所想要的。如果談到方法論的話,我覺得好的產品一定他的出發點一定是以人為本,因為我們要站在用戶的角度去做,然后再加上一些推廣的話,我覺得產品是有機會成為爆款的。”
本身就是愛好者也更方便品牌去洞察消費者的想法、心理。同時,本身是愛好者還會認識圈子里更多的愛好者,現實中、網絡上的養殖達人。能有個較好的受眾溝通渠道去收集這些愛好者的建議和想法,獲得不斷的反饋去修正自己正在做的事,使之可以更貼近消費者真正的需求,更貼近那個“真相”。再加上現在水族器材很多生產商靠的是“借鑒”,他們很少會從愛好者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這久而久之也會拉開差距。
做水族相關生意離不開“出?!边@兩個字,這和水族目前在全球的發展趨勢有一定關系,國外較為成熟,國內市場則更大。
洪總表示,出海的好處就是品牌變成全球化,更讓更多的海外魚友,能夠用上馬印的產品,把中國制造推到世界。而全球化的挑戰則集中于產品的全球化定位會受到一些限制,具體產品方面像電源插頭會有不同,最重要的還是對當地魚友的理解,這就很考驗我們溝通推廣的能力了。
這時候又回到了“以人為本”這四個字上,創始人本身魚友的身份在面對國外魚友時會多一種共同話題,從而可以較為快速的拉近兩方的距離。
這也更有利于品牌在國外做本土化的改造,依據當地魚友的背景文化結合自己的品牌理念進行二次定位,找到在當地更有效的生態位,從而能快速的征服國外魚友。
在產品方面,因和海外的溝通反饋周期較長,對產品的迭代速度肯定也會放慢。再加上如果你本身是魚友的身份,你可能會要求更高,想盡力做到完美,整個開發周期就會大大的拉長。水族更多的作用是在觀賞,而觀賞必然會涉及到審美,誰來定義這個審美對生產商來說是個極為關鍵的問題。
長城君覺得大家第一反應一定是國外在定義,在主導審美,然而事實是現在世界跟著中國的眼光在走。
洪總提到審美時表示,例如在全世界養殖龍魚的,他們的審美基本上都是跟著著中國的眼光在走,包括原產地生產的時候也是會更偏向于中國市場的喜愛程度去定向研發。這其中主要的原因還是市場規模,中國是水族市場是全世界最大的。雖然是國外的一些地區在水族發展的更為成熟,意識更為先進。但在商業中,市場規模和市場潛力永遠是很重要的兩個維度,這兩個維度意味著商業價值的天花板在哪。
“我覺得中國市場是全球最大的市場,意味著你將中國市場做到最好,或者是前10,那么在海外也會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中國市場跟海外市場最大的區別,可能是在信息上的一些區別。有一些國家東南亞國家,可能他們的設備會偏向于以前采購一些國外的品牌,不太接受大陸的品牌。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水族發展都是不一樣的,歐美國家處于一個非常鼎盛的階段,像在東南亞亞洲除了韓國日本大陸會比較先進以外,其他區域的都會偏落后一點。”
對于水族未來的發展,洪總則充滿信心的表示,我們對行業的期盼是希望這個行業越來越好,因為國內市場每個家庭的收入逐漸的穩定,國家日益昌盛,那么人們對精神領域的需求會越來越高,所以我認為未來國內市場的水族會非常的好。
END